您现在阅读的是
大米文学www.damiwx.com提供的《东宫娇妾》30-40(第13/36页)
房送来的东西与从前一般无二。”
“前院膳房是冯忠管着。”冯忠若没几分辨人的本事,不可能在太子跟前待这么多年。
“主子,”范嬷嬷掀起门帘进了暖阁,满脸笑意,“多亏主子帮扶,小弟得以升职,成为东宫采买的二把手,往后办事更方便了。”
“这倒是个好消息。”明思吃完牛乳糕,用帕子擦了擦手,“快到年下了,嬷嬷准备些年礼,挑上几样送去宁国公主府,还有皇后娘娘那,文奉仪也别落了,风荷苑的宫人都有厚赏。”
初入宫时,因着有舅舅撑腰,不缺银子,现在则是有太子撑腰,更不缺银子,这些日子风荷苑的宫人办事勤恳,她也不能小气。
正说着呢,小陶子带着消息回来了,“娘娘,军粮案判了,信阳侯罚俸半年,薛将军罚俸一年,还有诸多官员落狱问罪,京城人心惶惶。”
“才半年?”银烛显然不太满意。
小陶子点头:“是,但钱家被抄家了,只留下了太子妃母亲那一支,听说信阳侯夫人已经病了半个月。”
范嬷嬷道:“独木难支,钱家往后成了拖累,太子妃只怕连年都过不好。”
“她过不好,我不就好过了,”明思嘴角噙着笑,“如此一来,起码能安静些日子。”
银烛愤愤不平,“落得如此下场也是活该!只抄了钱家算什么,来日把信阳侯府一起抄了才好。”
范嬷嬷笑了起来,“主子您瞧,银烛可真是什么都敢想。”
“好银烛,有志气,”明思又拿起羊毫笔,笔尖勾勒出墨黑字迹,“来日方长,咱们不急。”
范嬷嬷听得这话心中一紧,看来主子还真这么想过。
有太子妃在,信阳侯府绝不可能落得抄家的下场,除非太子妃倒了……
话又说回来,太子妃无德无子,倒了又有什么可稀奇的呢?
跟在明思身边久了,范嬷嬷的胆子也跟着大起来了。
可经历这一系列的打击,太子妃身边的白嬷嬷胆子却愈发小了。
“娘娘,您可不能闹,若教皇上知道,还当您对皇上的旨意不满呢。”白嬷嬷双手拉着要砸碎立地大花瓶的太子妃。
信阳侯被罚俸倒是小事,只是钱家被抄,到底是太子妃的外祖家,马上就过年了,宴席颇多,不必想也知道多少人准备看太子妃的笑话。
“嬷嬷,我这个太子妃当的太憋屈了!”太子妃松开了手,瘫坐到地毯上,双手捧着脸抽泣。
白嬷嬷何尝不知道太子妃的痛苦,搂着她安抚,“娘娘,皇上与殿下还是给您留着面子的,起码您外祖那一支还留着,只不过是旁支被抄了。”
“年关近在眼前,侯夫人被侯爷禁足,还收了管家之权,您更该振作起来,才能给侯夫人撑腰啊!”
外界只知信阳侯夫人病了,却不知是被信阳侯夺了管家权,禁足在自个院子里,连想进宫求助太子妃都不得。
这次信阳侯夫人犯下大错,险些连累整个侯府,哪怕作为女儿,太子妃也没法子为母亲求情。
“为何家中总是拖本宫后腿?”太子妃双拳攥紧,恨得牙痒痒,“看看明思,连她那么小的弟妹都能讨得宁国公主的欢心,让她们进了崇文殿读书!”
孙家的子嗣没能入崇文殿,白嬷嬷知道太子妃不甘心,“奴婢听说是南邕大王子喜欢明良媛的妹妹,这才让皇上特许两人作为伴读进宫念书。”
太子妃口不择言,怒骂道:“明思是个狐媚子,她妹妹小小年纪就知道勾男人,也好不到哪里去,明家尽出些贱人!”
白嬷嬷叹了口气,南邕大王子才九岁,明良媛妹妹更是只有七岁,勾引倒谈不上,只能说明家人真是运气好,什么便宜都让明良媛捡着了。
“娘娘,如今侯爷被罚俸,钱家被抄家,您只能暂且隐忍,免得在这个档口生
事,让殿下更加烦忧。”
白嬷嬷劝着,“过年这些大场合,任明良媛再得宠,也是您在太子殿下身侧,您正好趁这些时日挽回殿下的心意。”
这话说到太子妃的心坎上了,她用指腹抹了把眼泪,“你说的对,那贱人再得宠终究是妾,只要本宫还在一日,她就越不到本宫前头去。”
“娘娘能这样想就再好不过了!”白嬷嬷将太子妃从地上扶了起来,语重心长道:“要奴婢来说,何必与明良媛争朝夕长短,只要您多顺着殿下,殿下总会知道您的好,亦不会亏待您。”
“您瞧那鹦哥儿,整个东宫,也只有咱们正贤堂有了,还是太子殿下亲赏的呢。”
白嬷嬷才说完,鸟笼中的鹦哥儿就喊道:“太子殿下,太子殿下万安!”
太子妃看着色彩艳丽的鹦哥儿,总算想起来殿下那日待她的温情,坐到榻上,用帕子擦干净眼泪,自我安慰起来,“薛贵妃那样得宠,皇上亦没有手下留情,信阳侯府也不是最惨的。”
白嬷嬷连连点头,奉上茶盏,“娘娘说得是,从小年到元宵,大半个月殿下得与娘娘一块出席,娘娘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,还是养足精神为重。”
许是有了点盼头,亦或是被白嬷嬷说动,太子妃的心态倒有些转变,忙着年节一事,请安时连明思也懒得针对了。
不过太子殿下这些日子少入后院,也许是没什么可争的。
太子妃不刁难,明思乐得自在,太子不来也没事,她忙着抄写佛经,也没空惦记他。
腊月二十六,“封笔”前,皇上下了最后两道旨意。
一是册封三皇子为鲁王,封地为南直隶。
二是赐婚豫州节度使嫡幼女为鲁王妃,来年三月中大婚。
虽说明思早知此事,但还是忍不住感叹薛贵妃得宠。
薛家才被皇上训斥,三皇子居然得了这么好的封地,南直隶乃鱼米之乡,肥沃富饶之地,扬州就是南直隶辖区内的一个州府。
就是不知道三皇子得了这么好的封地,太子殿下会不会不悦。
令明思没有想到的是,太子不仅没有不悦,看着反倒还有些愉悦。
“你盯着孤瞧什么?”裴长渊有几日不曾来了,还当她在使小性子,难得解释了句,“年底年初事忙,孤不得空。”
“妾身岂是那等不懂事的人,”明思莞尔一笑,说出了心里话,“只是见殿下似乎心情颇佳。”
总说她不懂规矩,但其实她的规矩在裴长渊看来恰到好处,就好似初入宫时,受了欺负也不说,等着他把政事处理了才来找他“告状”,让他心软又心疼。
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,愈发牵动裴长渊的心绪,让他愿意和明思交谈,“你听说三弟封王的消息了吗?”
“听说鲁王的封地不错,”明思说完立马拍太子马屁,“但将来天下都是殿下的,再好的封地不也是殿下掌中之物。”
裴长渊被她哄得扬起嘴角,抬手刮了下她的唇角,“你这张嘴啊。”
“封地是不错,但你不知道,原本父皇要给他的封地更大,因为薛家这事,父皇减少了三成有余。”因此,裴长渊才说明思这次立了功。
明思讶然,“这么多?那薛贵妃与三皇子知道吗?”
“自然,许久之前父皇就在考量他的封地,也没瞒着薛贵妃。”这正是裴长渊愉悦之处,父皇临时更改封地,显然已对薛家不满。
薛家与三皇子分不开,那信阳侯与东宫也沾着点亲故。
明思的脑子很快转过弯来,忧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收藏 大米文学 damiwx.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